黄业华狠批董教总思维大倒退 董总常委叹老中青有历史落差
■日期/Aug 24, 2007 ■时间/08:01:54 pm
■新闻/家国风云 ■作者/特约记者陈彩凤
【本刊特约记者陈彩凤撰述】昨晚的“纪念林连玉的最好方式”座谈会出现老幼对立的局面,隆雪华堂民权委员会委员黄业华狠批董教总领导人思维大倒退,这些华教人士恐怕已成为华文教育运动的负担;与会的董总常委吴建成慨叹老中青有历史落差,身历其境者难免会有情意结,而未曾经历的年轻人可以更理性或抽象地看待事物。
黄业华(右图)说,如何继承、改进、发展和超越林连玉的思维更为重要,以便将民族权益平等和语文权利提升至民权运动的主张和层次。
“董教总可吸纳人才组成智囊团做好研究工作,因为唯有认清现状和所面临的困难,才有动力执行林连玉未完成的工作。”
黄业华表示,令他遗憾的是,如今的董教总犹如一个光说不做的论述团体,经常召开记者会、发文告或举办研讨会;董教总网站刊载的报告虽提供不少数据,可是人们却无从知晓它们是否已成立委员会、应对策略与进展如何。
他认为,相较于林连玉乃至林晃升时代,目前由叶新田领导的团队确实有很大的落差,而王超群时代更甭说是否有组织团队的意愿。叶新田是董总主席,而王超群则是教总主席。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民权委员会及林连玉基金会昨晚在隆雪华堂联办“纪念林连玉的最好方式”座谈会,主讲人有民权委员会委员黄业华、巴生兴华中学教师谢锡福及林连玉基金会董事吴建成,吸引逾70关心华教发展的公众赴会。
较后时,董总常委及林连玉基金董事吴建成(左图)回应黄业华的论点时强调,董教总非常认真地看待民族教育,并且着重于专业化的教育工作,主要的教育对象是在籍学生及各阶层的社会人士,毕竟这股源于社会的力量非常强大,非日趋弱化的政治力量所及。
他以是否应建林连玉纪念馆为例,说明老中青时代确实有一段历史差距;身历其境者难免会有情意结,而未曾经历的年轻人可以更理性或抽象地看待事物。刘锡通:一大败笔
资深华教工作者、董总常委刘锡通认为,晚辈未身历其境难以理解实况,但是没有用心地了解前辈的艰辛步伐更是一大败笔,苛刻地选择以现在具备的条件衡量以往所没有的条件。
他说,华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如果华人本身都不争取或支持兴建林连玉纪念馆,那么华人的民族历史将遭政府有计划性地消灭,届时我们就没有生存意义可言了。
他承认本身属于相当前卫的老一辈,亦欢迎任何人提出异议,但大前提是他们必须对事件有清楚的了解,而且要用心地去研究和判断,否则,就不要随意泼冷水。
谢锡福:超越民族本位意识
另一方面,另一名主讲人谢锡福希望董教总秉持超越民族本位意识为华族争取权益,并且关注国内外其他少数弱势民族被剥削和被压迫的问题,除了发言也要诉诸行动帮助他们。
他说:“如此一来,友族在逐渐地理解心连心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需求,引起更大的共鸣和认同感,而不再将它视为仅属华族的课题。”
隆雪华堂民权委员会副主席黄进发在交流时段发言时说,当我们致力塑造林连玉的人格象征之余,应先自问世上到底有几个林连玉。
他分析,这是因为实践上的林连玉是保障和站在最前线抵挡巫统的侵犯者,属于防卫型的林连玉;但是,开创型的林连玉可能没有机会发挥,自认为是少数民族的一份子,继而完全泯灭马来亚界线,选择以国民的身份争取华教权益。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4801
Sunday, August 26, 200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